一字之善重千金——解读《中华善字经》背后的故事
亚里士多德说,幸福就是至善。凭借《中华善字经》一书在近几年的传播和影响,尹飞鹏深切感受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幸福,因善,他的人生增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,也让更多的人感到了善的力量。
近善•溯源
2012年末,在一次企业文化座谈会上,大家谈到了善文化。善,我们都不陌生,如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”等脍炙人口的语句,可谓家喻户晓,但究竟什么是善?善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?当时鲜有人能讲得准确、透彻。
那天晚上尹飞鹏到家的第一件事,就是到电脑上查寻“善字经”,出乎想象的是竟然没有!他又输入了《中华善字经》还是没有。那是一个不眠之夜,既迷茫又兴奋,他如饥似渴地去寻求善文化的源头和善文化的脉络,以及善的传统经典。学习之余,感慨万千,也浮想联翩。于是,一个“善”字与尹飞鹏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工作之余,他如痴如醉地学习善文化,查阅关于善的相关知识——出于对善文化的渴望,对善知识的需求,他在浩瀚的善文化知识中陶醉。
善文化历史悠久,博大精深,充满哲理。善字,会意字,从羊从言。其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。羊是中国的吉祥物,祥字右边就是羊。此外,美、义都与羊有关。羊最大的特点是羊角内弯,它们打架不会杀死对方,本性温顺善良。所以,羊是一种合作的象征。善的本义是“吉祥”,做形容词用有完好、共同满足、吉、美好、善良、慈善等意。
善作为中华文明最基本的组成元素,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,它内附于人的道德素养之中,外化于人的言行举止之上。
人性的善与恶自百家争鸣时期一直是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。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到善的是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意思是最好的德行就像水,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。
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,推行仁的思想。孔子主张:“这个世界应该是‘仁’的世界,孔子对人性的基本设定是人的本性普遍相近,但习性的养成千差万别,正如三字经中讲到的“性相近也,习相远也”。
孟子,战国中期人,他的思想主张是把“仁”的思想发展成为“仁政”,提出“性善论”伦理观。孟子认为“善”的本质分为恻隐、羞恶、辞让、是非之心,为“四端”。“端”是起点的意思,四端,是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,即: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
明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,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,精通儒家、道家、佛家。王阳明最著名的四句教是心学的精华,影响深远,四句教的内容是: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四句教就是心学关键,分别隐含了阳明心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和方法论。
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善文化既是历史悠久的又是现代的,既是宽泛的又是具象的,同时,为《中华善字经》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柱,也是《中华善字经》的理论源头,《中华善字经》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,凝聚了华夏文明的智慧和结晶。
习善•创新
随着对善文化的痴迷和喜爱,尹飞鹏渐渐发现,古人对善的研究可谓异彩纷呈,有光芒四射的千年佳句,也有博大精深的专著论述,还有感人至深的人物典范和事例,这些积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善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激励着人们。
为溯根求源,尹飞鹏曾经三次赴西安碑林学习研究西安碑林的碑刻,“迎客第一碑”——《石台孝经》,刻于唐天宝四年(745),石碑是由唐明皇李隆基亲自为《孝经》作序、注解并书写《孝经碑》,观碑之巨、叹文之精、悟孝之道。探寻百善之“先”。同时,他多次到国家图书馆查阅善的历史资料,先后到北京、天津、西安等地古旧图书市场,寻找具有参考价值的古书资料,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。他曾先后到北京大学、南开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厦门大学等名校拜师求教,求学问善,为善文化的创作积累素材。
善,抽象宽泛,不易归纳,难以表达。在领略了古人对善文化的高度概括和经典论述之余,总感觉缺少一种易咏易吟,如诗如歌,符合现代人传播的载体,于是尹飞鹏萌生了创作《中华善字经》的想法。
尹飞鹏在认真学习通读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、《千字文》的基础上,反复揣摩古人的创作方法,在汲取先人智慧的基础上,广泛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,采取三字一句的形式去创作。他在创作中努力处理好三个关系:一是处理好古代与现代的关系。既要把古代先贤的智慧全面准确地去弘扬,又要彰显时代精神;二是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。经典需要传承,更需要在创新中去发展,这样才会把善文化的精髓完整的呈现出来,使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;三是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。在系统阐释善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,借鉴古往今来的人物和经典事例来影响人,激励人,倡导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《中华善字经》初稿于2013年上半年创作完成,起初《善字经》是以小册子的形式作为单位员工提升素质的学习手册,后来被上级机关认可,作为交流资料推广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,先后印发了2000余册。其间几易其稿,反复论证,修改调整60余次。尹飞鹏拜访了著名学者、中央电视台《百家讲坛》栏目主讲人之一王立群老师,虚心请教;中国报告文学副会长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春雷老师曾多次指导并鼓励他;新加坡兰亭会会长丘程光以华人华侨的角度对他进行指导。尹飞鹏先后走访了全国多个知名专家、学者,听取了大有裨益的修改建议,在专家和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,他进一步坚定了信心,明确了目标,逐字逐句的反复推敲和斟酌,精益求精。同时,他多次到北京拜访古诗词专家和著名播音员,在韵律上虚心请教,请专家把脉会诊,准确定位。最后,确定全篇一百句,一韵到底,使《善字经》朗朗上口、韵律和美,便于诵读。
扬善•启蒙
2017年10月《中华善字经》在河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。
《中华善字经》以善为核心,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,取材典范,将博大精深的善文化进行系统提炼归纳,由博返约,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。内容包括人伦道德、孝道文化、修身齐家、“仁义礼智信”等嘉德懿行的经典事例和论述,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正能量。
全篇共一百句,取百善之意,上篇为理论篇,即告诉人们“善是什么”。溯根求源,引经据典,将历史悠久、内容宽泛的中华善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,将广义的善文化进行了物化。借物喻志,格物志智,精练阐述了善的内涵和外延。善是一种信仰,还是一种美德,也是一种智慧,更是一种修为。下篇为践行篇,告诉人们“如何行善”,倡导明德至善,正心修身,惟善为宝,则笃其人,突出了榜样的引领作用。把善标榜于史,镌刻于心,寄意于行,用榜样去影响人,用经典去启迪人,把善融合到人生的不同时期、修身立业的方方面面。尹飞鹏把弘扬善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实现“中国梦”紧密结合在一起,突出了时代精神,彰显了善文化的感染力。
《中华善字经》三字一行,六字一句,内容丰富,结构严谨,韵律和美,通俗易懂,宜咏宜吟,启迪心智,陶冶情操,成为继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、《千字文》之后的又一国学启蒙读物。
该书传统文化底蕴厚重,突出“惟善为宝、为善最乐”的思想,激励人们向上、向善,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。
晋代葛洪说:“一言之善,重于千金。”《中华善字经》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善文化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。 邯报全媒体记者:崔志梅
来源:《邯郸晚报》新闻周刊